![學會動態 學會動態]()
10月19日下午,國家電影智庫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專題系列沙龍之“中國影視法治四十年:歷史邏輯與使命未來”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行。本期沙龍由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電影智庫、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市影視娛樂法學會主辦。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電視臺原臺長趙化勇,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理事長明振江,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會長韓曉黎,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國家電影智庫理事長侯光明,國家電影局辦公室副主任黃治,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平,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中心主任、我會會長易繼明,國家電影智庫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劉正山等嘉賓出席沙龍。出席沙龍的我會領導還有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理工大學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劉毅,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中美法學所所長劉承韙,學會副會長、北京市里仁律師事務所主任武玉輝。本次沙龍由北京市影視娛樂法學會副秘書長、北京電影學院的程麒臺老師擔任主持人。
會議開始前首先由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國家電影智庫理事長侯光明教授致開幕詞。侯書記表示,《電影產業促進法》的頒布,是電影法治建設的里程碑,標志著國家電影管理體制發生了重大變革。中國電影在過去四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影票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與此同時,電影領域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方面。國家電影智庫,就是要做決策的支撐,企業的前驅,人才的搖籃。我們組織沙龍,也是希望凝聚學界和政界有識之士的智慧,希望大家暢所欲言,共同為中國電影的創新發展建言獻策,為中國電影的未來多做貢獻。
![學會動態 學會動態]()
與會嘉賓圍繞“中國影視法治建設的歷史”、“中國影視法治的經典案例和關鍵事件”、“中國影視法治的困境和難題”、“中國影視法治化的未來道路”等主題,從不同領域和維度發表了見解。發言既有對中國影視法治從無到有的艱難歷程的回顧,也有對當下熱門的版權保護、取消票補等熱門話題思考和建議。
我會領導主要圍繞電影局的管理體制和監管方式、電影法的體系構建和教育模式等話題分享了研究心得,并引起了與會業界專家的強烈認同。會長易繼明教授指出,電影產業遇到了好的時代,但法治建設還是相對落后,管理機制需要進一步地理順。常務副會長劉承韙教授梳理了電影法的法律淵源,特別強調習慣應當成為電影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常務副會長劉毅則強調了普及電影法教育的重要意義。
![學會動態 學會動態]()
沙龍現場,國家電影智庫和北京市影視娛樂法學會還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贈書儀式。北京市影視娛樂法學會副會長武玉輝律師代表學會向國家電影智庫、北京電影學院圖書館捐贈了由學會組織編著的《影視娛樂法律法規匯編》。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國家電影智庫理事長侯光明教授作為代表接受贈書,并對學會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嘉賓發言結束后,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國家電影智庫理事長侯光明書記做了總結發言。貓眼電影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劉鵬、歌華集團影視總監李艷、博納影業集團法務經理徐海松和王娟萍、國家電影智庫研究員慕玲,以及北京電影學院部分師生參加了沙龍。